网络百科新概念
提示
正文中的
蓝色
文字是词条,点击
蓝色
文字可进入该词条页面;
正文中的
红色
文字是尚待创建的词条,点击
红色
文字可进入创建词条页面;
欢迎参与词条创建或编辑修改!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。共同建设中文百科在线,共创知识文明!
关注微信,获取更多信息
阅读词条
编辑全文
繁體中文
回首页
阅读
7030
次 历史版本
1
个 创建者:
jinling
(2011/1/10 13:38:24)
最新编辑:
jinling
(2011/1/10 14:21:02)
民俗
拼音:
Mín sú
英文:Folklore
目录
[
隐藏
]
1
“民俗”一词的起源
2
“民俗”概念的理解过程
3
民俗的大体分类
3.1
物质民俗
3.2
社会民俗
3.3
精神民俗
3.4
语言民俗
汉族地区“岭头节”
民俗
,即民间风俗,指一个
国家
或
民族
中广大民众所创造、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。民俗起源于人类
社会群体
生活的需要,在特定的民族、
时代
和
地域
中不断形成、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。民俗一旦形成,就成为
规范
人们的
行为
、
语言
和
心理
的一种基本力量,同时也是民众习得、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。
编辑本段
“民俗”一词的起源
在我国,“民俗”一词很早就已经出现。如
《礼记·缁衣》
:“故君民者,章好以示民俗”;
《史记·孙叔敖传》
:“楚民俗,好痹车”;
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
:“变民风,化民俗”;等等。此外,还有不少意义与其相近的词,如“风俗”、“习俗”、“民风”、“谣俗”等。
“民俗”一词作为专门
学科术语
,是对英文“Folklore”的意译。这个词是英国学者
汤姆斯
(William Thoms)1846年创用的,他以撒克逊语的“folk”(民众、民间)和 “lore”(知识、学问)合成为一个新词,既指民间风俗现象,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。后来,该词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们接受,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词。近些年来,鉴于“Folklore”一词既指“民俗”又指“
民俗学
”,容易混淆,国际学术界又以“Folkloristics”一词专指“民俗学”,而将“Folklore”专指作为研究对象的“民俗”,以便区别。在日本,则将研究民俗的学问称为“民俗学”,而将其研究对象称为“民间传承”。
编辑本段
“民俗”概念的理解过程
历史上人们对“民俗”概念的理解是
狭义
的,主要有
文化遗留
物说、精神文化说、
民间文学
说和
传统文化
说。但是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,这些狭义的民俗观已经被打破,人们普遍倾向于对民俗概念的
广义
理解。
民俗学者认为,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、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。它既包括
农村
民俗,也包括
城镇
和
都市
民俗;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,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;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,也包括以物质形式、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、精神及
社会组织
等民俗。
“民俗”的范围也并非宽泛无边,每个民族都有上、中、下三层文化,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。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,但并非一切民间文化都是民俗。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、传承性、模式性的现象,它主要以口耳相传、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。
编辑本段
民俗的大体分类
民事事象纷繁复杂,从社会基础的经济活动,到相应的社会关系,再到
上层建筑
的各种制度和
意识形态
,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。总体来说,可分为四大部分。
物质民俗
客家围屋
物质民俗,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不断重复的、带有模式性的活动,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。它主要包括
生产民俗
、
商贸民俗
、
饮食民俗
、
服饰民俗
、
居住民俗
、
交通民俗
、
医药保健民俗
等。
社会民俗
社会民俗,亦称社会组织及
制度民俗
,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,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、家族、乡里、民族、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、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。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(如
血缘组织
、
地缘组织
、
业缘组织
等)、社会制度民俗(如
习惯法
、
人生仪礼
等)、岁时
节日民俗
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。
精神民俗
占卜
精神民俗,是指
物质文化
与
制度文化
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。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,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,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,就成为精神民俗。精神民俗主要包括
民间信仰
、
民间巫术
、
民间哲学伦理观念
以及
民间艺术
等。
语言民俗
语言民俗,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、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。它包括两大部分:
民俗语言
与
民间文学
。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,各个民族、各个地区都有特定的语言,即民族语言和
方言
,它们是广义的民俗语言。狭义的民俗语言,是指在一个民俗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,并且反复出现的套语,如
民间俗语
、
谚语
、
谜语
、
歇后语
、
街头流行语
、
黑话
、
酒令
等。民间文学是指由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,主要有
神话
、
民间传说
、
民间故事
、
民间歌谣
、
民间说唱
等形式。
分享
分享到QQ空间
分享到腾讯微博
分享到新浪微博
分享到豆瓣
分享到开心网
分享到人人网
分享到白社会
分享到qq书签
分享到百度收藏
词条分类
[
我来完善
]
按学科分类:
中国传统文化
民族学
民俗
按行业分类:
按地域分类:
开放式分类:
民俗学 中国文化
.
注释信息
[
我来完善
]
扩展阅读
[
我来完善
]
1.钟敬文:《民俗学概论》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
相关词条
[
我来完善
]
物质文化 传统文化 精神文化
2
1
申明:1.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(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)贡献,供您查阅参考。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(特别是健康、经济、法律相关问题),出于审慎起见,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。2.中文百科的词条(含所附图片)系由网友上传,如果涉嫌侵权,请与客服联系,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。3.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,请注明来源于www.zwbk.org
词条保护申请
*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,可以申请词条保护
*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,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
注意: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
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
jinling
评论
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,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
[
去知识社区发起新话题
]
172.11.246.*在 2020/3/9 16:39:26 发表
l
更多评论
联系我们
丨
意见反馈
丨
帮助中心
丨
免责声明
Copyright © 2010 zwbk.org 中文百科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.京ICP证090285号
词条标题